上一期的微信文章中,已经对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七版)》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材——甘草,进行了质量分析;治疗方案中,黄芩也在多个方中使用,同时结合公司接检量多、流通量大等因素,本期文章将对黄芩品种的质量做简要分析。
黄芩,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中品,具有清湿热、泻火、解毒、安胎之功效,对于上焦湿热有很好的清热燥湿之功,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。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规定,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。春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和泥沙,晒后撞去粗皮,晒干。商品将根色鲜黄、内部充实的小黄芩(生长不足4年者)及新根(子根)成为“子芩”(条芩);内部暗棕色、中心枯朽的老根称为“枯芩”。
黄芩主产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,以山西产量最多,河北承德产者质量好。
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一部黄芩项下规定,检测项目包括性状,鉴别(显微鉴别、薄层鉴别),检查(水分、总灰分),浸出物,含量测定。含量测定以黄芩苷作为评价指标。
2016年至2019年12月31日,数字本草检测平台共计接收和检测282批黄芩样品,共计26批不合格,样品不合格率为9.2%。主要检验水分、二氧化硫残留量和黄芩苷含量等项目。下面主要对水分和黄芩苷含量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。
1.水分测定结果分析
282批黄芩样品中189批检测水分,水分测定平均值9.4%,最大值28.2%,最小值4.7%;药典规定水分不得过12.0%,不合格率为7.41%。
2. 含量测定结果分析
282批黄芩样品中209批检测黄芩苷含量,黄芩苷含量平均值12.6%,最大值22.3%,最小值4.8%;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,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.0%,不合格率为8.13%。
药材市场出售的黄芩质量参差不齐,研究显示与黄芩的产地、成长年限等有关。田甜等对22批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的黄芩质量进行分析,以浸出物作为评价指标,结果显示山东产地、3年生黄芩质量最好。唐波等研究结果显示,3年生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最高;苏淑欣等研究发现家种黄芩的黄芩苷含量高于野生黄芩;也有研究表明7、8月份产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较高。因此,黄芩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,作为大宗常用中药,黄芩不仅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,同时广泛应用于临床配方,河北省中药材检测中心将继续积累黄芩检测数据,为客户提供大数据分享服务。
参考文献:
[1] 河北省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6-2019年黄芩质量分析报告
[2] 李萍, 生药学, 北京: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 2010: 247.
[3] 田甜.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研究[D].浙江理工大学, 2018.
[4] 李杨,杨建宇,范竹雯,郑绍明,柳越冬,祝庆明,严雪梅,陆锦锐,张朝杰,张德鸿,祝之友.中国道地药材研究近况系列(11)道地药材黄芩的研究近况[J].光明中医,2020,35(07):1106-1109.
[5] 图片来源中国在线植物志,网址链接:http://www.iplant.cn/info/Scutellaria%20baicalensis?t=p